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 Singapore)對1006名新加坡人進行的一項研究發(fā)現,在使用無人駕駛汽車的問題上,個人對其采用的支持取決于其安全程度,而不是他們可能收集到的數據所帶來的經濟影響或隱私問題。
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分校傳播與信息學院(Wee-Kim-We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領導的這項研究讓參與者接觸到有關無人駕駛車輛及其安全、對就業(yè)和經濟的影響以及數據收集的正面和負面博客文章。這三個“框架”是從2015年至2020年《海峽時報》新聞報道的內容分析中挑選出來的。
然后被調查者被問及他們是否認為無人駕駛汽車是壞的/好的,愚蠢的/明智的,令人不快的/愉快的,無用的/有用的,危險的/安全的。他們對無人駕駛汽車的支持程度也以五分制來衡量。
在接觸到無人駕駛車輛的潛在危險性的信息后,受訪者對無人駕駛車輛的態(tài)度就不那么樂觀了,即使他們在博客上發(fā)表了一篇關于自動駕駛車輛(AVs)如何創(chuàng)造高薪工作的正面文章,或者無人駕駛汽車如何利用收集的數據提供便利和效率,例如通過記住我們的時間表或監(jiān)控我們的偏好。
領導這一研究小組的何雪莉教授說:“關于無人駕駛汽車的一個主要辯論,取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使用,在于它們在做出判斷時的局限性,這些判斷位于人類價值觀、道德權利、倫理和社會規(guī)范的交叉點。這種限制可能會帶來安全風險,特別是在交通事故不可避免的情況下。這可能解釋了為什么我們研究中的負面安全信息對被調查者的影響更大?!?/p>
她補充說,隨著AI在全球的普及,這些發(fā)現為決策者提供了重要的見解。新加坡已將視聽測試擴展至西部地區(qū)的所有公共道路,并計劃從明年起為三個地區(qū)提供無人駕駛巴士服務。
何教授同時也是南洋理工大學藝術、人文、教育和社會科學研究主任,他說:“由于預計自動駕駛系統(tǒng)將被納入新加坡的陸路交通總體規(guī)劃,決策者迫切需要研究向新加坡公眾宣傳無人駕駛汽車的不同策略。我們的研究發(fā)現,解決安全問題非常重要。即使所有的安全措施都已到位,在大規(guī)模推出無人駕駛汽車之前,仍然需要征求公眾的意見,以確保在開發(fā)這項技術的過程中考慮到公眾的關切,特別是道德和倫理方面的關切?!?/p>